
书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XqKbodMZYD_Bu2f_E1ghxw?pwd=y5p9
笔记如下:
- “代码是负债,不是资产——可维护性比聪明更重要。”
- “
git commit -m
的黄金格式:<类型>(<范围>):<主题>
,如feat(auth): add OAuth2 login
。” - “代码审查(CR)的核心是‘找问题,而非找茬’,每行注释必须提供改进建议。”
- “文档四象限:
Why
(设计目的)、How
(使用指南)、What
(API参考)、Gotchas
(坑点预警)。” - “
README.md
的第一段必须回答:‘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?为什么存在?如何5分钟内跑起来?’” - “日志分级:
DEBUG
(调试)、INFO
(关键流程)、WARN
(可恢复错误)、ERROR
(需人工干预)。” - “‘橡皮鸭调试法’:向非技术同事解释问题,50%的情况你会自己找到答案。”
- “技术债管理:用
TODO(owner): context
标注债务,定期召开‘清算会议’。” - “生产环境三原则:不手动改数据、不直接登录服务器、变更必须通过CI/CD流水线。”
- “
on-call
生存指南:故障分级(P0-P4)、预案手册(Runbook)、事后必须写复盘报告(Postmortem)。” - “架构设计文档(ADR)模板:问题陈述、决策选项、选定方案、妥协代价。”
- “测试金字塔:70%单元测试(快速)、20%集成测试(模块间)、10%E2E测试(全链路)。”
- “代码重构的勇气:每次修改功能时,顺手改善周边代码(‘童子军规则’)。”
- “
ssh
到生产机的最后防线:--dry-run
先模拟,tmux
防断连,alias
禁用危险命令。” - “职业发展悖论:深度(专家)让你被需要,广度(通才)让你不可替代。”
- “会议成本公式:
时薪×人数×时长
——站着开会效率提升50%。” - “‘痛苦驱动开发’:工具链的优化优先级=使用频率×单次耗时。”
- “职场政治免疫力:用数据(
metrics
)代替观点(opinions
)争论。” - “程序员的三重价值:产出代码(What)、传递知识(How)、定义标准(Why)。”
- “终极README:你的职业不是写代码,而是用代码解决问题。”